阻燃性材料的易燃性即从氧、氮混合剂获得高能量点燃后维持燃烧的能力。测量易燃性的公认标准为UL94,方法是先点燃预定形状的垂直样品,然后测得该材料自动熄灭所用的时间。PEEK检测结果为V-0,这是阻燃性的比较好等级。发yan性测量由塑料燃烧所产生yan尘的标准为ASTME662,此标准是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的yan尘实验室,以比光学密度为单位,测量由标准形状样品燃烧生产的yan尘的可见光暗淡程度,该测试可以在持续燃烧(有火焰)或燃烧中断(无火焰)的情况下进行,在塑料中PEEK具有比较低发yan性。具有与聚酰亚胺相匹敌的特性,被称为超耐热性热塑性树脂。商丘玻璃纤维聚醚醚酮合成
5.2发展前景虽然PEEK树脂在我国实现了批量生产,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且售价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现价,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但也要看到,国产PEEK树脂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所采用的国产原料与国外原料相比还存在定差距,国产树脂在纯度和色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品种牌号过于单一,还不能生产多品种zy料;三是下游型材加工不配套,不能生产管材、棒材、片材等不同型材供应市场,使国产PEEK树脂的应用开发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国PEEK在实现产业化的同时,应密切注视国外研发趋势和动向,加快PEEK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或与国外企业合作,使我国PEEK产品及早进入国际市场。长春加纤聚醚醚酮单丝聚醚醚酮PEEK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自润滑、阻燃性好、机械性能好、易加工、抗疲劳等优异的性能;
PEEK的主要市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机械及医疗等领域。目前国际市场上PEEK树脂产量的40%用于汽车工业,先进车型的PEEK树脂用量已达到200g/台。在PEEK的需求中西欧占55%,美国占35%,亚太占10%。由于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Victrex公司正大力进入亚洲市场,预计该公司在未来5年内,将有超过2/3的销售出自亚洲市场。被作为一种jg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后来才逐渐进入民用领域。聚醚醚酮树脂可以替代铝和其他金属材料制造各种飞机零部件。聚醚醚酮树脂密度小,加工性能好,因此可直接加工成型要求精细的大型部件。聚醚醚酮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雨水侵蚀性能,可用于制造飞机外部零件。聚醚醚酮树脂本身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燃烧时的发yan量和有du气体的散发量也很少,因此该树脂常用来制造飞机内部部件。
稳定性PEEK塑胶原料具有优越的尺寸稳定特性,这对某些应用来说有的很重要。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对PEEK零件的尺寸影响不大,可以满足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工况下的使用要求。1.PEEK塑胶原料注塑成型收缩率小,这对控制PEEK注塑零件的尺寸公差范围非常有好处,使PEEK零件的尺寸精度比通用塑料高很多;2.热膨胀系数小,随着温度的变化(可由环境温度的变化或运转过程中摩擦生热引起),PEEK零件的尺寸变化很小;3.尺寸稳定性好,塑料的尺寸稳定性是指工程塑料制品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尺寸稳定的性能,这种尺寸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聚合物分子的活化能提高后,使链段有某种程度的卷曲导致的;4.PEEK耐热水解特性突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吸水性很低,不会出现类似尼龙等通用塑料因吸水而使尺寸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聚醚醚酮的研制和生产是受特殊时期的军备竞赛大环境所推动的,因此聚醚醚酮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工需要。
聚合物共混改性共混是开发新材料的一个重要方法,高分子混合物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得到,而所得的材料却具有混合组分所没有的综合性能。BhanuNandan等通过熔融混合对PEEK和PES进行共混,发现PES对PEEK的结晶速度有明显影响。JayashreeBijwe等将不同量PTFE粉末与PEEK混合后采用注塑成型制得复合材料,然后进行了低振幅振动磨损和磨粒磨损实验,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与纯PPEK对比发现经过共混后,除了冲击强度外.其他的力学性能都有所下降。但是其摩擦系数随着PTFE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在磨粒磨损中,当PTFE的添加量为7.5%时,比磨损率达到比较低,但在低振幅振动磨损中,其磨损率却随着PTFE的添加量增大而持续减小。聚醚醚酮 (PEEK) 是一种耐用、稳定的塑料。新乡碳纤维聚醚醚酮外壳
聚醚醚酮制品持续暴露于热水或蒸汽不受影响。商丘玻璃纤维聚醚醚酮合成
5G材料介绍之—聚醚醚酮聚醚醚酮材料有低介电常数与金属替代等特性,5G领域可以用于天线模块、滤波器、连接器等相关的组件,如今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材料。以下内容转载自威格斯公众号在整个塑料工业中,聚醚醚酮被大范围公认为是一种的高性能聚合物(HPP)。但长期以来,汽车、航空航天、油气和医疗设备行业的优先材料都是金属。聚醚醚酮聚合物正在迅速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对PAEK的研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1978年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才对聚醚醚酮申请了专利,而威格斯聚醚醚酮聚合物于1981年souci实现商业化。商丘玻璃纤维聚醚醚酮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