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1000系列大功率可编程直流电源由杭州精日科技研发,凭借2U超薄机身设计,实现单机40KW功率输出,功率密度较传统机型提升50%以上。该系列覆盖10KW至2400KW超宽功率范围,电压可调至1000V,电流高达12000A,完美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光伏逆变器老化等高能耗场景。内置主动式PFC电路,功率因数高达0.99,满载效率超95%,结合三相285~475VAC超宽输入电压兼容性,降低电网谐波污染,助力企业达成碳中和目标。其模块化结构支持同型号串/并联扩展,可通过多机并联实现兆瓦级输出,为储能系统验证提供可靠动力。从实验室到工业产线,AST1000以紧凑体积与澎湃性能重新定义电源设备的可能性。直流电源LED状态指示灯,故障排查更直观!成都多路同步直流电源工作原理
AST1000系列凭借灵活的机型配置,可满足多行业差异化需求。2U紧凑机型(如AST1040-120-400)适合空间受限的数据中心机柜,支持400A电流输出;立式机柜机型(如AST12400-1000-7800)则提供2400KW峰值功率,专攻超高压实验室与重工业产线。在消费电子领域,AST1010-100-200机型以10KW功率精细模拟快充协议测试;在轨道交通领域,AST1600-750-1500机型为高铁牵引系统提供瞬时大电流冲击验证。无论研发阶段的精密调试,还是量产线的大规模老化测试,AST1000均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宽范围直流电源,又称为自动量程直流电源,是一种能够提供稳定、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的设备,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并且相比传统直流电源具有更宽泛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以下是关于宽范围直流电源的详细介绍:宽范围输出能力:宽范围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范围广,能够适应不同设备的需求。这种宽范围输出能力使得单台电源就能胜任多台普通电源的工作,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占用空间。高精度与稳定性:宽范围直流电源的输出精度和稳定性通常较高,能够确保电源输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满足精密测试和调试的需求。可编程控制:许多宽范围直流电源支持可编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界面或远程控制来调节电源的输出参数,实现灵活的调节和控制。多种保护功能:宽范围直流电源通常具有过压、过流、过功率等多种保护功能,能够有效保护负载设备和电源设备的安全。高效节能:宽范围直流电源采用先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高性能控制器,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电源转换和调节功能,降低能耗。
可编程直流电源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与开发:在电子产品的研发阶段,可编程直流电源可以模拟各种工作条件,帮助研发人员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电子设备测试: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可编程直流电源可用于电路原理的不同运行状态的监控,帮助检测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医疗器械与生命科学研究:在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领域,可编程直流电源对于精确的电池管理和电源控制至关重要。新能源领域:随着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可编程直流电源成为这些新能源生产设备的重要组件。通信设备和网络:在无线设备和通信网络中,对电源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可编程直流电源可以提供低纹波电源输出、稳定的电压和通信标准,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可编程直流电源以其高精度、可编程性、稳定性、多种保护功能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等特点,在电子、通信、医疗、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流稳压电源在实验室中应用广,可提供精确的电流和电压输出,满足实验精度要求。
AST1000系列深度融入工业4.0生态,通过RS-485/CAN接口与PLC、SCADA系统无缝对接,支持Python、LabVIEW等平台二次开发。某智能工厂利用AST1100-750-250机型构建自动化测试线,结合AI算法实时优化充放电曲线,使产品不良率下降18%。设备固件支持远程升级,未来可扩展5G通信与AI故障预测功能。模块化设计确保硬件迭代不淘汰,例如用户可通过更换通信模块适配新一代协议,保护长期投资价值。从自动化到智能化,AST1000始终站在技术浪潮之巅。在科研领域,它为精密仪器和实验设备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天津恒功率直流电源说明书
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设备调试与测试,常需可编程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支持。成都多路同步直流电源工作原理
杭州精日科技公司产品AST98系列宽范围可编程直流电源具有超宽的工作领域,电压、电流设定组合可以实现2-4倍率的宽范围输出,一台可以替代多台不同规格的传统直流电源,减少重复投入成本,同时具有LIST和自动测试功能,支持交流和直流两种输入模式,满足客户一机多用的多元化**测试需求。本系列电源具有恒电压(CV)和恒电流(CC)两种工作模式,并在运行模式之间自动切换,内置模拟程控(5V/10V)信号、RS-485通信接口,支持Modbus-RTU行业标准通信协议。成都多路同步直流电源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