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的热稳定性能是指颜料本身(粉状)以及着色后物体颜色在受热情况下色光变化的特性,依据用途不同,颜料应具有不同的需热性能。其中作为基本色谱的蓝色、绿色有机颜料重要的品种是铜酞菁衍生物、即酞菁蓝与肽菁绿,由于它们具有很好的优异应用性能.而且合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产量大等优势.在各种着色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其它蓝色与绿色品种只有特殊的用途,主要包括三芳甲烷的杂元酸色淀、亚硝基金腐络合衍生物等。酞菁蓝具有强大的光吸收能力,可用于光敏材料。印度高着色力酞菁酞菁绿
酞青有机颜料关于油墨行业应用,我们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各种不同特性的油墨发展迅速,应用性能不断改进,尤其是包装纸张与塑料印墨,不论从品种上还是从产量上均有明显的增长。颜料的另一重要性能是其光谱特性,即依据不同地区的标准色卡,要求与其符合的色光(Y.M.C)。在欧洲标准中为达到彩色的平衡,要求品红色蓝光低些,黄色则采用P.Y.13混合偶合产品P.Y.126、P.Y.127,色光稍有偏差可通过调色加以校质量红色则采用P.R.57∶1(色淀类)、P.R.184及P.R.185等不溶性色酚类偶氮颜料;蓝色仍采用P.3.15:3及P.B.15∶4。色泽鲜艳酞菁有机蓝国内酞菁绿颜料总的来讲。还是和欧美酞菁绿工厂、甚至是印度的颜料企业有一些的差距;
非水分散体系是使着色颜料在可溶解的树脂连结料中分散,也属于树脂含量高的体系,相应的溶剂含量较少,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可溶解的树脂含量来防止着色剂的絮凝作用。水可稀释的体系为水性涂料体系,*含有部分的有机溶剂,采用具有较高极性的颜料,易被水介质所润湿;而对于极性低的颜料,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如在分于中引入极性基团的特定衍生物,来提高粒子的极性,改进其分散性能。在德国,目前已有近80%的OEM涂料属于此类型的涂料。涂料的组成:成膜物质:油科-干性油、半干性油。树脂—--天然树脂与人造合成树脂。
酞菁颜料中主要蓝、绿色品种包括P.B.15:1(α-型)、15:3(ß-型)、15:6(e-型);P.G.36等﹑作为塑料着色用的酞菁类颜料应通过特定的表面处理,使其具有优良的易分散性能,以达到与着色介质均匀地混合,提高着色强度与鲜艳度;同时选用稳定晶型,防止在受热时发生晶型转变而导致色光的变化。如采用稳定性高、着色强度比α-型更高的∈-型铜酞菁可以对聚丙烯着色,不仅改进耐热稳定性,又可增加鲜艳度。此外,酞菁蓝、酞菁绿等品种与其它颜料品种具有良好的拼配性能,可改空色调以满足应用的特殊要求:如将酞菁蓝与P.Y.147、P.Y.151拼混对聚酯纤维着色,获得透明型黄光绿色,可以防止单独使用P.B.15时产生的树脂结晶化及塑坯预塑压片呈乳白化的弊病。作为基本色谱的蓝色、绿色有机颜料重要的品种是铜酞菁衍生物、即酞菁蓝与肽菁绿;
酞菁绿和深绿色颜色相近,因为都属于比较暗点的绿色。酞菁绿为有机着色剂,用于浅色橡胶制品生产时,虽然采用相同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但产品常常出现不同的颜色。酞菁绿耐光、耐候性好,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色差小,展色性和流动性好;酞菁绿不仅可用于中环保外墙涂料,还可安全用于玩具漆、化妆品、办公用品、工艺品等;目前我国酞菁绿颜料的性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颜料粒子较大且分布不均匀,分散性能差。这对于颜料的色光,色力及其它应用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如颜料粒径大于30μm制品表面产生斑点,条痕10~30μm制品表面无光泽;粒径小于5μm对一般制品可以满足使用。但对于纤维(单根纤维直径为20~30μm)和超薄膜(厚度小于10μm)则要求颜料粒径小于1μm。到目前为止这种超细颜料主要依赖进口。我国酞菁绿颜料的性能问题并非合成技术的原因,而主要是颜料表面处理技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酞菁蓝的分子结构类似于叶绿素,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叶绿素。印度高着色力酞菁酞菁绿
酞菁绿颜料不仅可用于环保外墙涂料,还可安全用于玩具漆、化妆品、办公用品、工艺品等行业;印度高着色力酞菁酞菁绿
印度酞菁绿和印度酞青蓝颜料主要用于印刷、包装、建筑、装饰、机械、家具、儿童玩具及其他塑料制品的着色。此外,根据颜料由通用型向特用型发展的趋势,将围绕光电行业、喷墨、汽车涂料、化纤纺织等应用领域,开发功能性的**型酞菁颜料,以满足多领域的专业化应用需求。酞菁颜料兼具高性能颜料优异的耐性、高色牢度、安全环保等特点,且价格相对经济,是当前蓝、绿色谱中不可替代的有机颜料。目前,酞菁颜料的产量约占有机颜料产量的28%,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颜料品种的研发,预计未来酞菁系列颜料具有持续增加的需求量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印度高着色力酞菁酞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