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基础设施既是重要的传统城市基础设施,也是所有新基建的基础。ICT基础设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基于数据的规划、建设、运维、优化机制,也具备了相当强的抗灾恢复能力。一方面,其应该成为其他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全生命周期精细化运维的范本;另一方面,其技术本身也还在高速演进,完全可以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为其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就否定其价值。
智慧城市不能是一个在灾害时自身脆弱的系统,而应该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系统的抵抗力,成为分布式、低功耗、抗风险、群智能的生命体,这样才能在灾难发生时更好地赋能其他城市系统,帮助城市快速响应和恢复。 智慧城市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上海智慧城市的特征
即便智慧城市发展迅速但还未到达成熟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城市治理和城市管理之中还缺乏战略思考与创新思维。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中,相关负责人也曾提出如今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管理人更加重视建设而轻视运营机制,使得智慧城市项目虽建立起来,但是无法实现长效发展。因为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从而导致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缺点。
我们始终认为智慧城市是民众一同努力的“大项目”。在实行过程中,技术需要走在管理前面、建设需要走在运营前面。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应该加强各项筹划和设计,从而使得城市运营与智能系统之间进行完美对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动力。 上海智慧城市监理智慧城市的五大特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形态的新概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带领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镇化的下半场,智慧城市建设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一般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早前由IBM在2009年提出(《城市大数据平台白皮书 1.0》,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BM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实践综述》,陈伟清、覃云、孙栾)。维基百科中,卡拉格鲁(A Caragliu)等人认为“智慧城市是将硬件设施与便捷质量的信息通信及社会设施有机结合的城市”。
新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要树立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从注重“城”市建设向赋能“产”业发展转变,实现产城融合。数字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应,将更好支撑城市产业业态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型,带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数字经济部署,大力推动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抢占新一轮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竞争力。智慧城市2.0时代则是打造以居民的需求为中心的智慧城市。
从概念上来说,智慧城市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合在一起,将城市信息化推向更高阶段。它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交网络等工具和方法,实现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和智能融合的应用。
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从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包含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其中与百姓生活极为息息相关的智慧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电网、物流、医疗、食品系统、药品系统、环保、水资源管理、气象、企业、银行、家庭、社区、学校、建筑、楼宇、油田、农业等诸多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可以想见。 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上海永川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地将城市高度信息科技化,而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城市特色化建设。上海智慧城市的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在国际上,ITU-T(国际电联标准部门)、ISO都提出了各自有关智慧城市的定义。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在智慧城市重点方向的表述上,采用我提出的“五化”表述,并完善扩展为“六化”,即信息网络宽带化、基础设施智能化、规划设计数字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2016年之后,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强调以数据为驱动,以人为本、统筹集约、注重实效。信息共享方式从运动式向依职能共享转变,推进方式逐步形成指导、市场主导的格局。未来10年,智慧城市的内涵将从信息通信技术为主融合跨界到法律、管理制度、流程规范中,并从这些方面得到支撑和保障。 上海智慧城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