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副产氢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通常生产1t焦炭可副产380-420m3的焦炉气,焦炉煤气的组成见下表,氢气体积分数约为54-59%。变压吸附(PSA)氢气回收率为75-90%。根据2019年***焦炭产量,2019年焦炉煤气副产的氢气产量约为880万吨,占氢气总产量的38%。焦炉煤气副产的氢气约55%将继续被...
查看详细 >>高温甲醇制氢催化剂通常可满足多种温度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催化剂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有所变化。在高温甲醇制氢过程中,催化剂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运作。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能够实现的氢气产率和选择性。但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催化剂的活性也会发生变化。在较低的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会降低,而在较高的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则会降低。因此,为了满足不同...
查看详细 >>电解槽:电解槽是制氢站的设备,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如果电解槽的密封不良或设备损坏,可能会导致氢气泄漏。气体冷却器:在纯化后的氢气需要经过冷却器降温。如果冷却器发生泄漏,可能会造成氢气排放。为防止这种情况,应强化冷却器的设计和操作,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压缩机:压缩机也是制氢站中容易出现氢气泄漏的设备。设备的振动或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泄...
查看详细 >>“绿”甲醇认证标准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可再生甲醇l定义2021年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创新场景:可再生甲醇》,报告指出“可再生甲醇"所需原料来源必须全部符合可再生能源标准,且只有质循环利用及绿电制绿氢再制甲醇的这两种方式的甲醇产品才能称为“可再生甲醇”。可持续原料包括,林业和农业废弃物及副产品、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
查看详细 >>在制氢设备中,氢气的纯化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实现,常见的氢气纯化技术有变压吸附提纯、膜分离提纯、低温分离提纯、化学提纯、金属氢化法、氢化脱氢法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制氢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纯化方法,具体选择取决于设备规模、原料气成分、纯化要求等因素。1,变压吸附(PSA)是通过吸附剂在 下吸附氢气中的杂质,然后在低压下解吸的提纯方法...
查看详细 >>我国将近30%碳排放来源于工业用能(不含电网供电),氢能利用是冶金、化工、炼油等工业部门进行深度脱碳的有效途径。中国钢铁行业90%以上的产能是采用高炉(BOF)技术生产的长流程钢,利用氢气的高还原性,直接用氢气代替煤炭作为高炉的还原剂,可减少乃至完全避免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化工、炼化行业中,氢可用作合成氨、合成甲醇的工业原料,或...
查看详细 >>当前,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呈现出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共同刺激产业发展的特点。从政策端来看,各国**都在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以实现低碳、可持续的能源利用。从应用端来看,氢能的多元化应用潜力巨大,涵盖了交通、工业生产、建筑、航空航天、海洋运输等多个领域。市场间的有效互动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
查看详细 >>工业化制氢现状1三种制氢方案对比(1)天然气水蒸汽重整制氢(2)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3)电解水制氢2大型制氢:天然气水蒸汽重整制氢占主导地位特点:(1)天然气既是原料气也是燃料气,无需运输,氢能耗低,消耗低,氢气成本。(2)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3)天然气制氢投资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一般制氢规模在5000Nm3/h以上时选择...
查看详细 >>天然气制氢装置中氢气提纯工艺主要是在适当条件下,将活性炭、氧化铝等组成吸附床,并用吸附床将变换气中各杂质组分在适当的压力条件下进行吸附,不易被吸附的氢气就从吸附塔的出口输出,从而实现氢气的提纯。“绿色甲醇的产业规模还很小,市场仍处于布局阶段,即使现在宣布的绿色甲醇产能全部得到释放,也很难满足甲醇船舶增长对绿色燃料的需求。”呼吁...
查看详细 >>.适当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是确保加氢站安全的第一步这意味着为所有相关人员提供的培训。这包括加氢站操作员、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他们应该接受有关氢的特性、安全处理程序、应急响应协议和设备正确操作的指导。应定期进行更新培训,使每个人都了解安全措施。清晰可见的安全标识对于告知和指导员工和客户有关安全程序和潜在危险至关重要。放置禁止明火、紧...
查看详细 >>氢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具有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应用场景中潜力巨大。氢是宇宙中储量为丰富的元素,也是普通燃料中能量高密度的绿色能源之一,绿氢因其绿色的特点而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然而因为技术创新少和成本较高等原因,氢能在工业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一直有限。在全球气候加速变化的情境下,...
查看详细 >>吸附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吸附剂与吸附质充分接触,吸附质在两相中的分布达到平衡的过程,吸附分离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平衡吸附过程在实际的吸附过程中,吸附质分子会不断地碰撞吸附剂表面并被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力束缚在吸附相中;同时,吸附相中的吸附质分子又会不断地从吸附分子或其他吸附质分子得到能力,从而克服分子力离开吸附相,当一定时间内进入吸附...
查看详细 >>